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好汉网主

寒门子弟问题在线访谈:政府要让每个公民成为踢足球的人,而不是只为赢球的队员颁发奖金

作者  |  来源于  |  编辑于2011/8/15 13:53:32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何云峰教授参加科学网“寒门子弟问题在线访谈”指出:政府要让每个公民成为踢足球的人,而不是只为赢球的队员颁发奖金

2011-08-09 15:43 haoyue0610065:对何云峰 何教授您好,当前招生政策的研究,在我看来基本上处在一种导向性的质性研究研究阶段,其实我们讨论的焦点不在于寒门子弟的春天应不应当有的问题,而是要让多少寒门子弟拥有春天的量的问题,尤其是寄希望与高考招生政策进行调节时,将这个比例定在多少。所以想请问您这个量的研究应当如何进行?这个标准的制定又没有一定的规范和理论依据呢?谢谢!

2011-08-09 14:38 本期嘉宾何云峰:在目前的城乡差别十分巨大的情况下国家教育部门要做的本职工作正应该是这个。建议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组专门立项予以研究。


2011-08-09 15:40 xupeiyang:对何云峰 美国的大学在招生上遵循的主要是精英选拔的原则,但同时还有两个重要价值尺度,一是保障教育公平,补偿弱势群体;二是文化多元化。

2011-08-09 15:22 本期嘉宾何云峰:美国的大学是多元标准公用。关键还是人家的好大学多,学生挑选余地大,我们的好大学太少,而且跟国际比较起来还不怎么的。要是我们有3000所好大学,那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所以,我建议国家教育部门不要老把钱投在目前那几所学校,而是全国重新布局,每个地区都有几所像样的大学,那中国就可以雄起了。


2011-08-09 15:37 xupeiyang:对何云峰 寒门子弟,没有春天?专家与网友交流十分成功 已有网友提问237个,网友的提问范围广泛,深刻,专家的解答精彩,到位。感谢科学网,感谢各位专家,您们辛苦啦。

2011-08-09 15:35 本期嘉宾何云峰:很高兴和大家交流,我打字很慢,只觉得手酸,不过很开心,谢谢科学网提供这个平台。。。


2011-08-09 15:36 新浪网友:对何云峰 许多人咒骂“狗日的高考”,但偏偏就是这个高考却是目前国内所有方面公平度最高的一个亮点了,正是这个“狗日的高考”为寒门子弟保留了一线天(尽管那一线天越来越窄)。请各位嘉宾谈谈高考制度对寒门子弟的影响。

2011-08-09 14:58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认为,高考迄今是最公平的制度,就是要改变高考制度。例如考试科目多少,考试次数,等等。而且日本韩国等也有高考制度。并不是只有中国有。现在的自主招生已经把很多优秀寒门子弟拦在了门外,如果取消高考,那将更加不可思议。


2011-08-09 15:33 haoyue0610065:对何云峰 相对而言,我国高等院校是进入困难、出来容易,这一方面剥夺了一部分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同时也使得高校人才输出质量下降。是否我们可以将难易两级交换,这样既解决了寒门弟子入学难的问题,也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将这种想法化作实践,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阻碍?谢谢!

2011-08-09 15:00 本期嘉宾何云峰:这个需要统一的教育制度顶层设计,不是简单的颠倒就可以。


2011-08-09 15:32 sciblogatstimes:对何云峰 《科学时报》博客版提问。各位老师好!请谈一谈国外关于教育平权、教育均衡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教育经费的筹集、中小学师资、校舍、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和法律规定等。

2011-08-09 15:26 本期嘉宾何云峰:这个要搞教育法律和教育政策研究的才会更清楚有关的具体规定。但有一点,我感到是共同的。那就是,国外的学校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几乎都有相同的建设标准,比如都要有校车接送。。。。所以,我认为,我们实行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恐怕是将来的必然趋势。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一定的学校建设标准,然后城乡统一实施。


2011-08-09 15:28 lanchaoli:对何云峰 各位好!!!我是一名高校教师,也是寒门子弟。我认为造成寒门弟子今日现状的最根本原因是扩招。我随便列举扩招带来的几个恶果:(1)人才价值标准降低,挑选不出真正优秀者;(2)人才供过于求,造成人才贬值;(3)高校门槛降低,实际上人为降低了学习难度,造成大学生平均素质降低。目前,国家对扩招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没有进行系统评估,也就不用说如何制定应对措施了。各位的看法呢?

2011-08-09 15:23 本期嘉宾何云峰:寒门子弟问题不是扩招造成的,而是教育制度设计缺陷所致。比如教育费用制度应该有一套完善的教育成本测算系统,家长应该分摊成本的多少比例应该有调控手段。寒门子弟问题同时跟两极分化有很大的关系。如此等等。


2011-08-09 15:26 zhuqing2010:对何云峰 有这么多关系教育的专家,热心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春天是有希望的。从报纸到网络,对寒门学子的关注,以及正常的调整,说明都在行动,行动就有力量,有希望。

2011-08-09 15:19 本期嘉宾何云峰:关键还是教育部门要行动起来,政策都是他们制定的。


2011-08-09 15:25 zhangpengju:对何云峰 各位老师和专家,有没有对最近15年中国的出生人口进行研究,并根据中国高校发展规模来预测一下未来10年或者15年中国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等的发展趋势,届时,我们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能否有所改观呢?

2011-08-09 15:22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认为,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并不是高等学校规模扩大所能解决的,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公平分配资源,也就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是主要的,学校的作用非常有限。


2011-08-09 15:23 sciblogatstimes:对何云峰 《科学时报》博客版提问。各位老师好!请谈一谈城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学生家庭背景情况。另外,农村中小学师资情况、教学设施情况如何?

2011-08-09 15:17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从身边的感受来看,公办的城市里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的家庭差异不会是太大的影响。但私立的比较明显,很多私立学校几乎都是以富家子弟为主。农村的教学设施总体来看要大大落后于城市,因为一些县乡财政不好的情况下,是没有能力提升农村办学条件的。农村的师资也是一样,都想往城里跑。我认为,教育部门需要统筹协调,对农村地区要按照统一的标准给予补助和扶持。教师应该国有化,由教育部门统一派遣到不同学校。


2011-08-09 15:00 xupeiyang:对何云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收费改革,到1996年左右并轨时,全国平均收费标准年均约为500元,但到2005年时,收费即飙升到5000元左右,10年涨了10倍。近几年涨幅渐缓,但每年上万元学费的大学屡见不鲜,对穷苦家庭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2011-08-09 14:39 本期嘉宾何云峰: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两套奖学金制度,一套是完善现在的merrit-based奖学金制度;二是建立need-based奖学金制度。为示区别,前者可叫奖学金制度,后者叫助学金制度,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贷学金制度,有了这三套制度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2011-08-09 14:57 gegemao:对何云峰 如果想为寒门学子做点儿什么,除了支教和捐款捐物之外,还有什么可能?

2011-08-09 14:43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认为,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提供志愿者服务,帮助寒门子弟发展课外能力等等。。。。


2011-08-09 14:57 gegemao:对何云峰 问个\"私人\"问题,各位可以不回答.嘉宾们有认为自己属于\"寒门学子\"的没有~~

2011-08-09 14:53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自己就是寒门子弟,要不是有公平的高考,我也不可能有今天。要事今天这样自主招生或推荐什么的,我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教授。


2011-08-09 14:56 percolation:对何云峰 固然教育的意义是宽泛的,但就目前社会来看,重点高校是农村人改变自己地位最直接的途径。就算要施行其他更为宽泛的教育,在这一狭窄的教育仍然需要给给农村以帮扶。正如现在北京天津河北要成为经济圈,但因为把河北定义为低端产业基地和低附加值供应地,河北一直不答应一样!

2011-08-09 15:14 本期嘉宾何云峰:也不一定要盯着重点高校。我认为,教育部门要对农村或者整个贫困家庭的子女高等教育入学率有一个调控。每个高校也应该有这样的社会责任感。


2011-08-09 15:15 loogn:对何云峰 作为寒门子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才?才能不至于一辈子输给别人?

2011-08-09 15:08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觉得,寒门子弟一定要有志气。就是不要只考虑眼前,要把眼光放远些,可能眼前我们会碰到就业困难,因教育致贫等因素,但长远来看,接受教育是最好的摆脱贫困之路。这在全世界都是公认的道理。


2011-08-09 15:13 zhuqing2010:对何云峰 农村孩子弱势的根源在哪?优秀的教育资源匮乏,匮乏的根源在教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能否给农村孩子带来春天?

2011-08-09 15:09 本期嘉宾何云峰:农村的弱势是有很多原因引起的,教育资源不足,农村环境跟城里的差异,农村整体发展的落后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还有,现代社会主要靠工业而发展,农业只是基础地位。而工业几乎都集中在城市,所以导致对城市投入远远高于农村,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国家实行了许多工业反孵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但城乡差别还是很难短时间缩小。


2011-08-09 15:09 zhuqing2010:对何云峰 高校如何为农村孩子拥有春天出力?

2011-08-09 15:01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认为,高校应该为消灭城乡差异尽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能只想着按照强者生存的法则去抢生源。另外,高校也可以利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为农村做一些事情。


2011-08-09 15:08 xupeiyang:对何云峰 如今,我们还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吗?这并非说知识无用,而是很多人没有机会去掌握知识。优秀师资被城市超级中学抽走、高校招生政策不断向城市孩子倾斜……知识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的寒门子弟,无法与富裕家庭的子女PK。
 
2011-08-09 15:02 本期嘉宾何云峰:要这样理解,有知识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但现代社会没有知识是肯定不行的,因此知识是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


2011-08-09 15:06 percolation:对何云峰 既然教育公平在中国已经很突出,但到底如何不公平,不公平到何种程度等都某有得到权威性的数据支撑?我们的高校,特别师范大学就没有搞教育公平研究的吗?这些人都干了些什么呢?反倒看到北理工杨东平老师有一些研究,还有上海师大袁振国教授也有研究,但没有新数据,而且研究好像也不持续。。。。比如这次关于北大清华农村人口比例的多少等都缺乏权威数据,这是为什么?

2011-08-09 15:03 本期嘉宾何云峰:有很多人研究,也有很多人呼吁。但这不是一个研究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制度设计的实践问题。


2011-08-09 15:04 xupeiyang:对何云峰 1960年以来,美国倡导的平权运动就改变了无数底层家庭孩子的命运。即将出任美国驻华大使的骆家辉就是平权运动的受益者。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骆家辉家境贫寒,父亲找不到工作、作为少数族裔又备受歧视……可他的命运因1964年通过的《公民权利法》而改变,此项法案规定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在招工、入学等方面受到“优先照顾”。

2011-08-09 14:59 本期嘉宾何云峰:对的,这是教育理念不一样,西方许多国家是把教育公平当做工具性公平来看待的,就是说,教育公平有助于帮助解决贫困等其他社会不公平的问题。而我们是把教育看成强者的机会。由于这样,导致的结果就不同。


2011-08-09 15:00 xupeiyang:对何云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高校收费改革,到1996年左右并轨时,全国平均收费标准年均约为500元,但到2005年时,收费即飙升到5000元左右,10年涨了10倍。近几年涨幅渐缓,但每年上万元学费的大学屡见不鲜,对穷苦家庭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2011-08-09 14:39 本期嘉宾何云峰: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两套奖学金制度,一套是完善现在的merrit-based奖学金制度;二是建立need-based奖学金制度。为示区别,前者可叫奖学金制度,后者叫助学金制度,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贷学金制度,有了这三套制度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2011-08-09 14:57 gegemao:对何云峰 如果想为寒门学子做点儿什么,除了支教和捐款捐物之外,还有什么可能?

2011-08-09 14:43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认为,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提供志愿者服务,帮助寒门子弟发展课外能力等等。。。。


2011-08-09 14:57 gegemao:对何云峰 问个\"私人\"问题,各位可以不回答.嘉宾们有认为自己属于\"寒门学子\"的没有~~

2011-08-09 14:53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自己就是寒门子弟,要不是有公平的高考,我也不可能有今天。要事今天这样自主招生或推荐什么的,我就不可能成为今天的教授。


2011-08-09 14:55 xupeiyang:对何云峰 对于制定政策与着眼国家长期发展的政府来说,与其提倡“寒门生贵子”的精神,不如切实落实“教育公平”的种种举措。温家宝曾说:“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也可以说,“教育公平”将影响乃至形塑一个民族的肌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当前的问题是,中国政府有必要加快、加大不断提高“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加快、加大推动“教育公平”的各种措施,尽量减少尴尬的竞赛。

2011-08-09 14:51 本期嘉宾何云峰:非常赞成温总理的话。所以,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且会影响一个家族。


2011-08-09 14:54 sci2007:对何云峰 各位老师,请问大学有奖助学金制度,现在中小学有没有相关的制度?

2011-08-09 14:48 本期嘉宾何云峰:应该说我们还没有一套很完善的大学奖学金制度,尤其没有建立起need-based奖学金制度,中学就更不健全了。我认为,应该建立need-based政府奖学金制度。


2011-08-09 14:50 xupeiyang:对何云峰 2008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2011-08-09 14:47 本期嘉宾何云峰:很多专家学者、政协人大会员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我们的制度设计上有问题。这个有很多原因,比如自主招生所致,比如就业压力所致,比如城乡差别所致。总体来说,它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城乡差别正在扩大而不是在缩小。而社会主义的目标应该是缩小甚至消灭城乡差别。


2011-08-09 14:47 xupeiyang:对何云峰 进入北大、清华,“寒门贵子”会愈加显现出其励志功用,而如今非重点中学的学子想进入这样的名校也非易事。比如,全国那么多中学,为什么只有少数重点中学才有推荐资格?校长实名推荐的理由,为何出现大量类似“综合成绩优秀”这样的笼统用语?

2011-08-09 14:44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认为,这正是不公平的表现。


2011-08-09 14:46 SprMorn:对何云峰 各位专家,本人以为,人生来就不平等,过度强调教育公平没意义。人在社会的地位和分工不同,教育更应保证不同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有钱人从小接受各种优质教育培训不一定就过得快乐,农村孩子在自己相对艰苦的环境也很幸福。关键是各得其所。

2011-08-09 14:40 本期嘉宾何云峰:正因为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所以,要通过教育来辅助弱者,让他们有同样的能力参与社会竞争,否则他们永远是弱者。政府的任务就是让每个公民成为踢足球的人,而不是只为赢球的队员颁发奖金!


2011-08-09 14:45 gegemao:对何云峰 是否可以存在一个自主招生的\"寒门大学\"或\"寒门预科\",尝试让部分寒门学子获得类似于\"南方科技大学\"的.入学主要考察善良/勤奋/责任感~~(只是一个愿望)

2011-08-09 14:33 本期嘉宾何云峰:目前的自主招生肯定只会让更多寒门子弟受伤害。自主招生看的是综合素质,比如弹钢琴、画画什么的,寒门子弟多半难有条件去这样“全面发展”。他们在自主招生中肯定会败下阵来的。我建议采取临时措施:每个学校要预留比例给寒门子弟,或者在学校每招生一个寒门子弟政府给学校特殊补贴。西方很多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都会有照顾性录取政策。


2011-08-09 14:32 haoyue0610065:对何云峰 何教授您好,但这种补救之道会不会造成所谓平庸化的公平呢?回顾印度的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历程,由于其过分强调公平和现代化的速度,结果反而造成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优者越优、困者越困,教育自身成了牺牲品,而且反而对社会差距的加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场公平与精英的博弈应当如何平衡?谢谢!

2011-08-09 14:25 本期嘉宾何云峰:公平是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而在公平的前提下还要有好的机制和具体策略,以保障公平而不平庸。精英要靠现代大学制度来解决,就是主要靠学校,公平主要靠社会。当然,是“主要”,不是“唯一”。


2011-08-09 14:29 gegemao:对何云峰 入学是一个问题,此后还有就业问题.即使寒门子弟拼上了名门学府,在就业方面仍然可能处于劣势,继续深造,也是如此.这种差距链条,会有终点吗?

2011-08-09 14:23 本期嘉宾何云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可能入学比就业更加涉及公平问题。因为就业在很大程度上要考学生自己的本事和能力,而入学却靠个人解决不了,政策的作用很大。


2011-08-09 14:25 xiazhi397288:对何云峰 我觉得寒门学子的差距,主要有四步:一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辅导,缺失一步。二是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质量,退一步。三是教师后期进修与培训,慢一步。四是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设备和条件,差一步。因此,只有寒门苦读忍一步。

2011-08-09 14:22 本期嘉宾何云峰:城市也有寒门子弟。问题是如何让寒门子弟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被公认为是帮助个人解决贫困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1-08-09 14:20 kjhkhj:对何云峰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主要研究什么方向?

2011-08-09 12:48 本期嘉宾何云峰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的目的就是要组织研究人员对知识跟价值的关系问题展开多学科的研究,为解决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种种跟价值冲突、价值变革、知识进化、知识创新等主题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学理上的思考。 具体可参见研究所的网站http://www.studyplace.net/home/index.htm


2011-08-09 14:17 topmm:对何云峰 我觉得是农村孩子上不了好大学,上了大学也没有出路,最根本的有两个原因:1. 户籍制度及其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 2. 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没有规划好。不知道各位老师是怎么看待的,哪些原因是最根本的?

2011-08-09 14:11 本期嘉宾何云峰:我觉得你这个观点这个太绝对了,也有不少农村孩子今天仍然上好大学,而且有很好出路的。


2011-08-09 14:16 xsquare:对何云峰 当大学不再培养精英的时候,读书还有何用啊?

2011-08-09 11:52 本期嘉宾何云峰:大学不是不培养精英了。在现代条件下,大学应该以学生自由自主发展为目标,就是你适合成为精英,学校就给你条件,助你发展,如果你不适合成为精英,就让你有其他发展道路。因此,现代的大学应该是适合不同通过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育机构。


2011-08-09 14:14 hedonist:对何云峰 寒门子弟有时候后天努力,获得了一定的成果,成绩,得到了很大的认可。然而,他们未必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因此他们也就未必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2011-08-09 13:24 本期嘉宾何云峰:寒门子弟问题,有很多原因,一是教育公平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自主招生,显然是对寒门子弟不利的。二是有些学校没有完全尽到应有的责任。学校应对这部分学生多关怀。三是有的家长和学生可能看眼前利益多一些。应该要有“自我奋斗意识”。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提升自己的全方面素质和能力,来弥补。就是说,先天不足,后天来补吧。只要努力,现代社会还是总体上比较有利于强者的。我感到这是一个强者生存的社会。没有本事的人总体比例上生存要困难很多,所以关系跟本事比较起来,我认为还是本事第一位。当然,最理想的是既有本事又有关系。


2011-08-09 14:11 xunger:对何云峰 寒门子弟到底指谁?农村孩子吗?我在北大工学院目前所带的5名研究生中(4名是北大本科的、1名外校考研)除了一名来自二线城市外,其余都来自农村。因此我对所谓寒门学子在北大清华比例不断下降感到很不解,到底有没有公开的官方数据统计来证明这一点。

2011-08-09 13:44 本期嘉宾何云峰:寒门子弟并不是一个很确定的学术用语,大概可以理解为“家庭经济条件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孩子”吧。在本科生层面,寒门子弟比例的确有下降趋势,这已经有很多统计报告。但在研究生层面,可能这个情况会不一样。这是我对周围观察后的感觉。


2011-08-09 14:08 xiaofeige:对何云峰 我感觉农村的孩子不止输在基础的教育设施,比如图书馆等,这个到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也是没有的。另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农村的师资力量太差了,我们当年的老师就是一些没考上大学的高中生或者专科,除此之外,老师的暴力倾向非常严重,我就记得二年级,那个老师把一个女同学从讲台上踹飞了,飞出教室了,才七八岁的孩子,会给心理造成多大的伤害啊!!!即便是如今,老师辱骂孩子笨蛋等常有发生!!暂不说学习成绩如何,就说心理上,那种伤害,懂点心理学的都会知道的!!!我认为,农村的教育,不仅要从硬件设施上去加强,师资师德的教育容不得马虎!配不配做老师应该有更严格的硬性要求!

2011-08-09 13:27 本期嘉宾何云峰:现在农村的教育设施相对落后,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这种情况更严重。而且,农村的学校可能更容易注重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在一定的层面上通过统筹来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提高硬件建设标准,可能是解决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实际上,不尽有农村教师给孩子带各种帽子的问题,城里也一样,这是整体的教师素质问题。


2011-08-09 14:05 percolation:对何云峰 请问现在国家推行的示范高中在解决公平方面能有作为吗?如有,如何才能更好?如果没有,则为什么为没有,当初为什么要举行千所示范高中?初衷是什么?以贵州省为例,现在第一批次示范高中就只有贵阳一中和贵阳实验三中,可是这两个中学只面向贵阳其他地区共招收200人左右,其余全是贵阳的学生,而这两所学校重点高校录取率却最高!合理吗?

2011-08-09 13:36 本期嘉宾何云峰:示范性高中实际上就是原来的重点高中转变过来的。我个人认为,示范性高中在解决教育公平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但它对推动教育发展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示范性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硬件软件建设都有一套标准,这套标准如果可行,并推广,那就会大大推动整个高中体系的建设。问题是,不能停留在“示范”上,应该把这些标准推广出去。让所有的高中都应该逐步达到这样的标准,那样才是公平的。否则,示范性高中就还仅仅是停留在重点高中的水平上。而重点高中是资源不公平分配的表现。我建议,教育部门根据目前的示范性标准对所有高中系统性地予以提升,以保证公平。

关于这次在线访谈中其他嘉宾的观点详情请参见:http://talk.sciencenet.cn/?s=%2FIndex%2Ffinish%2Fid%2F42&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