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添加时间:2010/4/10 23:25:48 所在栏目:『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阅读:4293 作者:潘文岚 来源: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发展和贡献,对于深化全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简要回顾
  
  建国以来,我们党始终重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构建,注重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曾经有效地通过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各种“社会主义改造”来统一思想、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开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上、实践上的贡献,在有效推动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成功地实行着意识形态上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在全社会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但是,这样的成功使我们一度醉心于“意识形态的革命”,从而忘却了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原动力不是意识,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事实。当我们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时,我们的国家也就陷入了灾难性的动荡,我们的言行也从唯物主义走向了唯心主义。而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对意识形态的起源问题做了论证: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将仍然是这种产物1。因此,片面夸大阶级斗争,大搞意识形态的革命,不仅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也使我们国家走过了一条弯路,失去了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大好时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并通过真理问题大讨论,统一了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虽然也是从改变观念入手进行,但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邓小平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2我们党总结了历史教训,把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作为重要抓手。事实上,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不仅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而且意识形态诸现实之间的结构变化也是实践发展中观念上的反映和体现。因此,要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首先要变革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全球共产主义进入低潮的时候,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顶住国际国内的种种压力,使中国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现代化的道路。
  但是,意识形态上的思想交锋依然存在,邓小平及时洞察了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于1979年1月8日至4月3日间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定下了100年不动摇的核心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事实上,意识形态的争斗就是阶级斗争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较量。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不仅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而且也关注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维护与建设。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成为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决议》从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基本任务、指导方针和主要内容等12个方面,具体部署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设计与构建。到1992年,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面对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的困惑,党和国家的发展处于紧要关头之时,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在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同时,再次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两个文明一起抓,强调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随后,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对如何在围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全面的总体构想,从建设的方针原则、内容和途径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给全社会带来经济、文化、观念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市场经济的副效应,产生一些消极影响。针对这一切,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3。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在专门研究了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是继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之后,我们党制定的又一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专门文件,可以看成是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后的意识形态上的同步设定。《决议》不仅重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坚持,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4,而且《决议》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构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原则要求是: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基本任务是: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三观”;主要内容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基本途径是:既靠教育又靠法制,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决议》因此而成为我国跨世纪的意识形态的行动纲领。《决议》的主要思路和框架成为日后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要参照。2001年9月20日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们党专门就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制定发布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旨在通过广泛提高公民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公民在治理国家中的主体作用,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过程中,将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对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5显示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上坚持一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兼顾多元的开放心态。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标志着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价值观已基本成熟,当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时,为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上的坚守和维护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一切都为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构建的简要回顾,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倡导和推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改革开放30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始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构建的依据,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同时,通过树立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楷模,倡导和推行社会主义的道德。从妇孺皆知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小英雄戴碧荣、到雷锋、铁人王进喜,再到孔繁森、徐虎、包起帆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战线集中推出郑培民、牛玉儒、杨业功、李素芝、许振超、王乐义、任长霞、宋鱼水、张云泉、方永刚等重大典型。6不同的事迹体现着相同的道德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规范。这些人物代表着人民群众意志和社会前进方向,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崇敬,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历届党的领导人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促进和改进社会的道德风貌,提供人们的道德自觉性。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为研究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根据改革开放的具体形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内容,已而构建出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内核。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通过对我们党建国以后及改革开放30年来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构建的简略回顾,我们看到: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问题上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始终坚持高举马列主义大旗,并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指导我们的实践,统领我们的思想。根据不断发展和变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实际,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终确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意味着新世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诞生,也意味着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逐渐成熟。
  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成由什么决定呢?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是要受实践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前者是后者的观念表现,并为后者服务。但是,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构成意识形态总体的诸意识形式,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各不相同的,要研究意识形态的特点,就必须对这些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由于物质生产本身又处于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之中,要研究意识形态的诸形式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不同关系,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从而也就不能超出庸俗的见解。”7可见,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成,说明了我们党一直以来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坚守与维护,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8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9
  这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不仅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上的坚持表现在: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我们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只有同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有其现实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繁荣富强的向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10。
  事实上,从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开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30年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始终没有动摇、没有削弱、也没有被各种不同的观念和文化所淹没、更没有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被忽略。并且,在每一次国际国内思潮影响和社会风波袭来之时,我们党总是依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的坚守在同各种价值观的争斗中胜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20年不变的坚守构建了改革开放下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拥有了相应的思想理论基础和意识形态上的保证,为使我国走向现代化,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
  二是坚持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邓小平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中坚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种坚持使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上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重要思想,江泽民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提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还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能动作用,胡锦涛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包括具有广泛性和操作性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使我们党能够始终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作出相应的思想理论上的部署,充分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正因如此,我们党始终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有强大生命力。所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拥有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实际上,“社会主义不仅是制度,而且是一整套价值体系。所谓‘文化是制度之母’,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不仅要创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而且必须在文化意识上确立一整套适应并主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离开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市场经济自身发展不可能克服资源生态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风险。”11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种开放性,它表现在:
  一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同时,并不排斥社会思想观念的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有机统一的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人民群众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既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不断吸收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反映时代进步潮流;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也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能够实现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能够成为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12。
  我们党始终相信: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在同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激荡和斗争中发展的。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应有的基本态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应有的眼界与胸怀。它既能够防止了教条主义和极左(右)思想的滋生,又体现了实践中马克思主义者的开放眼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日渐清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大于挑战的总形势日趋明朗。在这样的历史大格局下,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发生三大新变化:一是意识形态的感性化趋势。二是意识形态的学术化趋势。三是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趋势13。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正是针对当代意识形态这些特征做出的回应。
  二是在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地超越和更新。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世界文明潮流的对应,表达出全新的开放心态和改革的决心。事实上,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使我们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生机就会被窒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就是要使创新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以此推进我们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社会其它各个方面的创新。在文化成为一个国家重要“软实力”的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活泼的生机,才能不断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改革创新也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置于开放的文化氛围之中,尽管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经济社会中,文化却不可避免地被意识形态所渗透,与此同时,文化也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而文化的核心内核就是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从“价值”这个角度进行体系构建的。它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继承和发展。创新,是指对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创新,而继承,是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没有继承也就没有创新,今天,我们理论上每一个进步,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综上所述,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而且也具有开放的胸襟和态度。正因为这样,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
  
  我们知道: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以表现一定社会中人们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为内容,其基本职能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以巩固或改变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意识形态既是人们特定的经济关系的观念表现,又直接构成了人们特定的思想关系和特定的精神生活本身14。其最具渗透力和影响力的方式却是让思想穿上“普遍性”外衣,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正是因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它并非个人从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本质确实是“灌输”。因此,最佳的“灌输”是使国家的需要转化为公民个人的追求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今天,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依然面临着全球化和西方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如何把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及时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怎样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公民自觉的个人追求?怎样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全社会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了新的尝试——把本质上属于个人道德自律的荣辱观纳入价值体系之中,表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又一发展——从普遍性、广泛性入手,借助于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在实处,从而实现道德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实际上,改革开放30年来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构建,一直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也始终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三观”、“三德”教育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最重要实现途径去落实,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的说来还是没有彻底渗透到个体之中,并化作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不失为一条可以操作的、较为具体化的路径。事实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坚持了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着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不懈追求的道德发展目标。
  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有效整合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使整个社会精神生活在多元文化生态中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我们认为:爱国主义是整合社会方方面面力量,凝结社会合力的关键所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凝聚全社会、全球华人的重要精神力量。从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从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全民热诚中,从奥运的成功举办中,我们看到了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成就,更看到了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综合国力给全体人民带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既要拥有全球眼光,更要具有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的体现。
  通过简单的分析,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是层层递进,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不断渗透的。所谓层层递进,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作为价值体系的灵魂,其主要面向的是共产党员,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头脑;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社会的共同理想,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目标,是全国人民最大的价值共识,更体现着全国人民的最大社会愿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能够凝聚全国人民,也能够凝聚全球华人;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不仅能够被我国人民所接受,更体现了当代全人类都一种共识,在改革创新中求和谐、求发展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直接面对个人,通过促进个体的道德自律来提高全社会的道德风尚。通过这样层层递进与分层次地落实具体规范,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层层递进,从宏观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到中观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价值共识,到微观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渗透,从而完成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意识形态的渗透。
  应当指出的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动态的稳定,亦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充实、不断发展的,因为,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观念,从这个角度上看,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并完善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不断更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以此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发展与提高,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使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潘文岚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在职博士生)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3 转引自夏伟东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199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5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公务员》2002年第12期。
6 王淑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9日 。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6页。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9 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是》2006年12月17日。
10 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人民日报》2007年2月12日。
11 程伟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超越性,《文汇报》2007年1月19日。
12 张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人民日报》2007年1月19日。
13 侯惠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7期。
14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5 侯惠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第二次战略性飞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7期。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上一条:观点大碰撞 90后女大学生:白毛女当嫁黄世仁
下一条:刍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相关内容连接:

·何云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张的新诠释新概括
·所长何云峰教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做出全新概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及其原因
·刍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
·美国人的六种核心价值观
·关于文化认同与核心价值观问题的一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