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习方法

一个上海女孩的艰难留学生活

作者  |  来源于新浪网  |  编辑于2009/5/19 23:30:32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在不少国人的心目中,到国外留学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可实际上,留学充满着困难和艰辛。当开始留学之路时,留学生们首先面对的不是书本,而是生活。他们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家长的希望;他们很多人可以不必打工,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硬的文凭;他们外语说得很溜,却找不到知心朋友;从白天短暂的欢声笑语到夜间漫长的孤枕难眠,精彩的国外生活无法掩饰现实中的无奈……  

   
    高考失利,去国外镀金
   
    2007年,黄薇开始了在莫斯科的留学生涯。这是18岁的黄薇第一次离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重新适应另外一种独立生活。高考落榜后,黄薇无奈接受父辈们的留学安排,去俄罗斯。
   
    刚听到这个国家的名字时,黄薇一愣,脑中闪过的是电影镜头中寒冷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那啃着面包身高马大的俄罗斯妇女。想到自己可能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几年,黄薇有些后怕。但爸爸告诉她,对于他们这样并不十分富裕的家庭来说,俄罗斯大学相对低廉的学费以及可以免试语言入学的机会再合适不过。
   
    黄薇说,到了俄罗斯,她才发现多数在那里学习的中国自费留学生,基本同她一样,都是国内高中毕业以后到这里读本科的。其中多半是国内的高考落榜生,还有一些是在国内已经被大学录取,但本人对学校或者专业不满意而自动放弃的。不管是哪种情况,当初都是抱着到国外镀金的美好愿望而来,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拿到一个正规大学的毕业文凭。至于对今后有什么打算,很多人觉得是等到毕业以后再考虑的问题。
   
    衣食住行,一切都得靠自己
   
    初到莫斯科,兴奋的心情很快就被孤寂感打败,随之而来的生活压力和学习挫折,更让她觉得彷徨而消沉,甚至有放弃学业收拾包裹回家的冲动。虽然来俄罗斯之前就做好了“吃大苦、受大罪”的准备,但是当来到了莫斯科,进入普希金语言学院(简称“普院”)的预科班之后,还是遇到了许多预想不到的麻烦。
   
    “莫斯科的天气特别叫人难适应,灰灰蒙蒙终日不见阳光。我到达不久后,俄罗斯步入了冬季,下午4点天就黑了,四周冰天雪地,冻得不得了。我吃不好睡不好,又想家,为省钱不敢随便打长途电话,住的宿舍是老房子,通讯系统又差,网络常被切断。”黄薇说,她等于和家人朋友失去联系。那段日子真的很不快乐,心情跌到谷底,人也变得非常忧郁。
   
    最让她不习惯的就是学校的食堂。每天只卖午饭,营业时间只有三个小时。早晚餐该去哪儿吃?让她不知不觉中没了归宿感。在国内时,作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她一直是依赖在父母身边。凡事都不动手,养成了依赖性。来到这里,没有人可以让她依赖,只好上街比葫芦画瓢地置办起一套锅碗瓢盆,买了油盐食品,挽起袖子,亲自下厨,做起一家之主来。买菜不知该买什么,就买土豆和面包。一连吃了一个多月油煎土豆片,也不知道换换样。
   
    做饭时不是碰着胳膊就是烫着手,虽然在家时多次见过父母做饭;洗衣服经常弄得满屋是水;扫地还不如没扫时干净.....。
   
    看着同屋的印度人又是吃又是喝,再看看娇生惯养的自己,在国内时哪受过这种罪?一个星期下来弄得自己“惨不忍睹”。几次拿起电话,想向父母诉苦,但一想,除了给父母增加心理负担外,还能增添什么?于是她忍了又忍,常常是拿起电话又放下。两个月过去了,竟然也学会了买菜、做饭和洗衣服。
    
   
     日夜苦读,依然前景堪忧
   
    如果说生活上的困难只是一方面,那么学业的负担,语言的不便使她差一点绝望。
   
    在预科班学习的同学大都来自意大利、匈牙利、捷克、朝鲜等国家,彼此的语言对方都不明白,根本无法交流。老师一会儿说说俄语,一会儿讲讲英语。可是不管老师怎么说,怎么用手比画,到底在说什么,究竟让干什么,学生们全不明白。由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每天留什么作业也不知道,当时她感到特别迷茫。
   
    说到俄语,黄薇预科系的系主任都说它是世界上最难的拼音文字。它的名词分为阴性、阳性和中性,动词要变位,名词、形容词还有六格之分,以至于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好好想清楚究竟是什么性,要用哪个格。“我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学习,早上8点起来背单词,然后去上课。下午放学,到家第一件事情还是背单词,每天晚上写作业要花4个小时,写完作业还要背单词,每天一点多才睡觉。”俄语发音中还有一个普通话里没有的大舌音,其他国家的同学轻松地就能发出这个音,黄薇却练了半年,也发不像样。想想从前学的英语,真是简单。
   
    好不容易熬到了预科毕业,黄薇以为能松口气,可进了大学才发现,课程相当繁重,对于语言刚刚入门的留学生来说,更增加了就读的难度。每年都有留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被除名。“我们要想毕业,必须在两年内修满50门课程。除了平时上课,还要经常考试,俄罗斯的考试多数是口试。一天天感觉比高考前还要紧张。”黄薇说她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洗澡,因为只有洗澡时才能真正放松身心,忘记压力。
   
    最让黄薇担心的是,她不知道毕业后能干什么。留在俄罗斯找工作,显然不可能。回上海,需要俄语的工作肯定不如英语多。想到自己已经荒废的英语,黄薇很后悔当初同意父母让她来俄罗斯留学的决定。“即使高考落榜,我也可以第二年重考。把我在俄罗斯留学所花的精力拿回国内,我肯定可以考个好学校。”黄薇说,想到这点,她有时真想放弃,而且身边也有坚持不下去回国的朋友,但一想到省吃俭用的父母盼着自己能学成归来,再大的压力也只能自己扛。
   
    启示 重重压力下的异国求学路
   
    家长需要三思而后行
   
    留学生们的年纪很多只有十多二十来岁,一旦离开家的保护伞,来到一个充满文化差异的陌生环境,人生地不熟,且没有家人的呵护,再加上来自生活和学业的各种压力,即使成年人也需要时间消化,更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没有应对逆境经验的青少年?
   
    这群离乡背井到陌生国度求学的留学生们,人们除了关注他们的成绩,还有谁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一位将孩子送出国又接回来的家长感慨,“如果你的孩子无法越过以下这些留学中常见的‘坎’,那么送孩子出国的决定,你需三思而后行。”
    
   
     压力1:孤寂
   
    用吃喝玩乐应对感情真空
   
    童艺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读研究生两年多了,说起留学的最大感受,他用了两个字形容:孤寂!
   
    她说,平常的日子,除了上课学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加拿大的大学教育很独立,选不同的课,碰到不同的同学。上完课又匆匆走了。大家很陌生,也很少有沟通。能有的熟人,就是住在一起的那几个中国同学。此外,基本上是真空世界。于是,闷极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拼命往肚子里灌啤酒。
   
    更多的留学生,身边没有深交的同国籍朋友,加上周围是个陌生的语言环境,难打进别人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久而久之,难以排遣的寂寞让他们变得很孤僻。
   
    “留学生出国,就是出来闯世界的,不懂得闯的人,或者乱闯的人,就容易出事。”童艺说,在这样孤寂的环境中,留学生的生活状态发生分化。寂寞能使人沉淀、使人清醒,但也会使人消沉、堕落。
   
    于是,一些人大量时间玩游戏,有的人甚至赌博、吸毒。“还有一种现象很常见,就是同居!将这作为一种排遣孤独的方式。”
   
    压力2:学业
   
    宽进严出、高淘汰率让人崩溃
   
    张华对留学生涯中学业的沉重感受很深。外国学校宽进严出,进去相对容易,能否顺利毕业,得看你的努力了。
   
    在加拿大,许多学校都有30%以上的淘汰率,还有的学科甚至高达40%,成绩不及格,也就失去了毕业的机会。这给许多肩负着亲人朋友深切期望、远涉重洋来到海外求学的学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即使优秀如张乾和也无法顶住这些压力,更何况很多在国内成绩并不出类拔萃的学生。
   
    2006年,上海留学生颜秉炎在加拿大留学时失踪。颜秉炎成绩跟不上,有几门课不及格。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就选择了逃避。从此和家人失去了联络……
   
    2007年,南京留学生张震宇在莫斯科大学跳楼自杀。学业的压力加上家庭的变故,他感觉无力负重。于是,他从7层高的宿舍楼跳下去,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太多的残酷教训,不得不让人反思,盲目的出洋留学,究竟有多大必要!尤其是近年较多的“小留学生”,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就送出国门,目的是为接受“优质”的教育,但往往事与愿违、前景堪忧。他们出去之前,有没有作好准备,吃苦的准备,接受压力的准备。一些家长光准备了钱,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给子女们准备多些吃苦和经受折腾的耐力。盲目地往外送、一送了之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且需慎重的衡量一切的条件:孩子的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经济能力。这些条件缺一不可,不然让孩子盲目的出国,不仅浪费巨额的资金,也等于把孩子推下万丈深渊。
    
   
     压力3:语言
   
    国内学的英语出国用不上
   
    语言的障碍,也给很多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这一点,陈星星就有很深的感受。她在国内读书时,过英语六级很轻松,她认为走出国门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没想到,刚上飞机,就感受到语言的障碍了。
   
    “在香港登机,从安检到海关再到上飞机都说英语,一下子觉得整个世界变了!”她说,从那时起,她时常感觉到,自己流利的英语竟不好用。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要买前往牛津的巴士车票时,简直懵了。卖票的阿姨说的一口英语,竟然完全听不懂!幸好当时在机场拉到一个女孩帮忙翻译,才买了票。
   
    原来,英国各地有不同的口音,那个卖票的阿姨地方口音很重,初次听很难听懂。而我们在国内学的大多是美国发音,但在英国的普通生活中,常见的却是各地五花八门的地方口音。
   
    压力4:文化
   
    中国乖学生被认为没出息
   
    钱丹凝是一个适应能力非常强的广州女孩,她在英国洛丁汉大学读博士时,感受到了很多东西文化冲突的力量。
   
    她对文化的差异很敏感,到英国后,很快适应了这种环境,融入到当地的圈子中去,不同国家同学的聚会,都会邀请她。也因此成了很多难以适应这种冲突的中国留学生诉苦和求助的对象。
   
    有一个台湾省留学生,几乎是哭着来找钱丹凝。她是台北大学的高材生,在台湾时已是个出色的律师。但没想到的是,来到英国后,她的成绩常常不及格。极大的心理落差,让她非常痛苦。
   
    钱丹凝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中国,老师一般强调“权威的结论”;但在英国,老师则强调论证过程。英国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很多中国学生得不到英国老师的器重。在英国老师眼中,按老师的话办事的学生是没出息的,没有培养价值!
   
    如果留学生出国之前,能有系统的培训,告诉他们到国外可能遇到的情况,让他们有所准备,那他们将可能少走许多弯路!然而记者从留学生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程序,也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做这些事。
   
    压力5:歧视
   
    被人欺负反遭学校劝退
   
    记者采访中,还有不少留学生提到,在海外他们有被歧视的经历。这些成了他们心中难言的伤痛。
   
    一些留学生反映,在英国,就有一些地区有种族主义者,对中国和越南等国家留学生很不友好。有一年,刚一开学,就有11个中国留学生被打伤。有过亲身经历的留学生反映,那些人在路上似不经意地用中文向你说话,你若回答,确定你的国籍,就会欺负你。
   
    这些时候,他们不敢报警,一是人在异乡怕被报复,同时还担心学校会让你退学----学校通常不管这些事,且怕你被种族主义分子打成重伤甚至出人命,为了不承担责任,宁愿先让你退学。
   
    许多有过这种经历的留学生晚上不敢单独出门,在心里留下永远的痛。
    
   
     压力6:工作
   
    留学生找工作两头不讨好
   
    留学生人数增多,学位含金量下滑,这使大部分留学生都要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的用人标准也在改变,不再迷信一纸洋文凭。国内国外,同等对待。留学生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
   
    目前还在美国读书的小王,心情就很焦虑。她以专业第四名、留学生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本想留下来工作,但之后的大半年她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边投简历,边打零工补贴生活。这时,家人不断打电话催促,更让她倍感压力。她的精神开始变得紧张兮兮,总觉得欠家里太多,总是莫名其妙担心爸妈出事,担心自己出事。一次,她和室友正聊天,有电话打来没接到,她坚持认为家里出事了,竟然大哭起来,令室友手足无措。
   
    数据
   
    据统计,到俄罗斯留学每年学费约在2-4万人民币,加上生活费,在5-8万。到法国留学,每年学费大约7-9万人民币,加上一些住宿费,伙食费,保险费等一系列的费用,大概15-20万人民币。到美国留学,学费大约每年23万人民币,加上生活费,大概32万人民币。到英国留学,每年至少50万人民币。虽然国外大学昂贵的费用是国内大学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每年还是有几十万人选择出国留学。
   
    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出国留学的人数比2007年增长1/3左右,达到历史峰值。据保守估计,今年留学的人数至少会在此基础上再增长20%。
   
    链接
   
    海外留学生自述
   
    徐思琪高三时留学日本:“家里的积蓄都花了,我只能坚持”
   
    当时班上有好几个同学,看着他们能逃过高考,我心里很羡慕。于是回家跟爸妈商量。爸妈考虑后,觉得我成绩不好,在国内很难考个好学校,便同意了。咨询了几家留学中介后,家里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将我送到了日本,希望我在那会有好的发展。到日本的第一年,按规定在语言学校读一年的预科班。结果一年后,由于成绩不佳,我没有被合适的大学录取,只能继续读语言学校,并支付昂贵的学费。待到第三年的时候,我带去的钱基本上快用完了,面对大学的门槛,我又一次却步了。只能暂时断了上大学的念头,选择一面在餐馆打工,一面读语言学校。到今年,我来日本已经五年了,回顾五年的生活,我也曾经后悔来时太盲目,曾经也想过要放弃,可是想到家乡的父母,家里的积蓄都花在为我出国上,我就咬牙坚持了下来。
   
    朱敏高中去德国:“回国后一直很忧郁”
   
    我是高中的时候去的德国留学。读了三年的语言学校,却一直没被大学录取,后来坚持不下去,只能无奈回国。由于我高中就出国,在国内没有被承认的学历,回国后一直在家待业。说实话,我很茫然。父母现在也很后悔当初作出送我出国的决定。自从回来后,我就一直很忧郁,什么都不想去学,只想在家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