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校园文化

大学校训研究综述

作者  |  来源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编辑于2009/3/3 20:21:24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摘要】就研究大学校训的文献资料而言,关于校训的内涵、功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文章较多,而关于校训价值取向的研究则是凤毛麟角。文章通过对校训研究进行综述,努力展现了校训研究的特点和欠缺。

  【关键词】大学校训;校训研究;综述
      
        “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School precepts;motto for school discipline),随后中文“校训”名称引进。
  什么是校训?
  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同时“校训即是学校着意建树的特有精神的表征”。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同志在《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的讲话中指出:“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上面关于校训内涵的表述尽管各不相同,但却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校训的本质,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办学目标和办学原则的集中概括,它既凝练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特色,又承载了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和价值取向。
  带着对大学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不尽探索,笔者认真考察了许多大学的校训,现综述于下。
       一、关于校训的内涵研究
  (—)关于校训概念的研究
  1.刘亚军等人调查得出:关于校训,一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二是反映了时代特征;三是体现了学校特色;四是贯彻了人本思想。2. 李中伟研究认为,校训的含义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3. 林为连等认为,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校训的内涵各具特色。一是追求知识;二是追求真理;三是服务社会;四是完善人格;五是突显特色。4. 杨元业在研究校训时指出,校训的文化内涵有:第一,校训是一所大学精神的表征,从总体上反映学校的价值取向;第二,校训一般言简意丰,精短好记;第三,早期校训主要是从育德方面提出来的,意在指导学生如何做人;第四,校训既是大学师生的座右铭,也是大学的声誉招牌和特色之一。5. 刘发生、谢小刚在《论高校校训对大学精神形成的影响》中认为,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考和传统精神的集中表述,它最能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和特色。
  上述研究较好地从校训的表现形式、文化积淀、精神追求等角度揭示出了校训的内涵,为校训内涵的研究拓展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 关于校训特点的研究
  1.关于中西方校训的特点研究,周谷平、陶炳增认为,西方大学校训的特点有:一是简洁、凝练,寓意深刻,大部分来自拉丁文的格言,二是蕴涵了各个大学的理念追求,三是具有稳定性、继承性和个性化的特征。近代中国大学校训的特征有:一是源自经典,继承传统,二是紧追潮流,顺应时代,三是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2.丁艳红等在《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中认为,校训具有稳定性、时代性、个性化、导向性的特点。
  3.   通过对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进行评析,林为连等人认为,校训具有稳定性、特殊性、时代性、与时俱进的特点。
  4.徐健在《学校校训构成特点及其教育功能探析》一文指出,校训具有激励性和整齐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5.关于大学校训的句式特点,胡刚研究认为,主要是四字两句、二字四句和四字四句,大学校训的语言简洁、精练、词性一般以动词和名词为主,词义明快、朴实。
  6.关于大学校训的审美特点,杨元业认为有崇高美、时代美、传统美、个性美四个特点。
  上述校训特点研究着重从大学理念、文化内涵、教育功能、结构形式等方面契入,应该说比较全面。
  二、关于校训的作用和分类的研究
  (一)关于校训功能的研究
  (1)关于校训在塑造大学文化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曾爱平认为,校训对教师文化素养有陶冶作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有孕育作用;对校园文化氛围有净化作用。(2)刘发生、谢小刚认为校训对大学精神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校训对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对塑造受教育者人格和品质的积极影响;校训倡导社会进步文化,充实和丰富社会文化体系。(3)李中伟研究认为,校训是学校传统的表露,是一种方向性育人手段和管理措施。校训对教风和学风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南作用,振奋精神,渲染气氛,具备教化和目标激励功能。(4)谢美航认为大学校训对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功能。(5)徐健认为校训有评价作用、导引作用和激励作用。(6)此外, 杨科正研究认为校训有着外树形象、内聚人心的作用。
  上述功能研究涉及大学文化精神的塑造、大学精神的形成、大学发展的指导三个方面,可以综合为对大学发展的作用,一是文化氛围的形成,二是人的塑造。其中,文化氛围的形成应包括器物、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人的塑造包括三个层面,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大学校训的作用无疑更侧重于人的精神层面,是更深层和更核心的层面。
  (二)关于校训分类的研究
  1.  从内容上划分:秦磊认为校训有厚德博学类、自强不息类、“为人师表”类、“求实创新”类等四类。钟晓雪认为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提倡良好学风,指出应该掌握的治学方法;二是彰显教育目的和大学理念;三是培养高尚的人格,期待承担社会责任。
  2.  从校训的出处划分:林为连等人认为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引经据典类;二是名家题词类;三是推陈出新类;四是重新恢复类。
  关于校训分类的研究,关键是明确分类的标准。除可按照内容、出处进行分类外,也可从价值取向等角度进行分类。还可从大类中分出小类。就价值取向而言,从内容上可分解成认识论、道德论、价值论三个层面;从审美角度可分解为功利和审美两个层面。
  三、关于校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一)校训存在问题的研究
  1.  关于校训存在问题的研究:曾爱平研究认为,一是形式单调,风格雷同,二是趋附时尚,追逐时髦,三是思想贫乏,内涵浅薄。
  2.  周谷平、陶炳增在《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中对大学校训的雷同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大学校训趋同现象的办法:一是从大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的角度来看;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改造方面。
  3.  通过对上海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分析,刘亚军等人发现校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校的校训缺乏特色;二是校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雷同;三是校训流于形式,成为学校的口号。
  关于校训存在的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定论。
  (二)关于校训的差异研究
  (1)关于校训的差异研究,王彩霞分析比较了中西校训的思想之源的差异和形式之源的异同。中西校训思想之源的差异,中国校训表现在“主德”、“求善”的道德性思想;西方校训表现在“主知”、“求真”科学性思想等等。
  2.  林为连等人通过对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校训比较研究,发现高校校训在文字构成、文化积淀、价值取向等三个方面存在差异。
   关于校训差异的研究,主要是中西校训的差异。
  (三)关于校训确立原则的研究
  1.  在《校训与凝练大学精神》中,秦磊认为确立校训的基本原则有注重凝练性、体现民族性、力求独特性、坚持民主性和保持稳定性等5个原则。
  2.  杨科正研究认为,校训确立必须遵循的原则有:第一,必须依据高等教育的本质意义和根本宗旨;第二,要反映出各自学校的办学经验、优良传统和办学风格;第三,要反映每所高校的准确定位、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等等。
  以上研究比较强调大学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个别差异,而且民族性始终是一面高扬的旗帜。
  四、关于校训价值取向的研究
  关于校训的价值取向,李翠珍在《“校训”的价值取向分析》中认为,大学校训的价值取向有崇古意向与伟人情结、道德目标至上、注重意志磨练、求知与思维方式的倡导不多、多使用祈使语气等五个方面。
  关于校训价值取向的研究,研究的文章寥寥无几。就李翠珍的《“校训”的价值取向分析》而言,揭示了注重传统、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倾向,但论述数据缺乏,分析不深入。其实,价值取向研究的关键和核心应从文化角度契入,以传统的哲学观和现代的价值观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在文化积淀、思想观念、道德信念等方面,而非句式上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翠珍. “ 校训”的价值取向分析[J].教育探索,2005.
       [2]林为连,张国昌,许为民,郁怡汶.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3]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