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界动态

李佐军:今年七八月中国将爆发经济危机

作者  |  来源于  |  编辑于2013/6/25 16:54:40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2013年06月25日来源于 财经网:http://comments.caijing.com.cn/2013-06-25/112949983.html

  对下一届政府领导来说,面临一个抉择,一种选择把泡沫接过去,精心维护,最迟能维护到2015年,或2016年,那时就是一场更大的危机。第二种选择,不接这个泡沫,上台之后很快让这个泡沫给破掉;所以说经济危机可能是2013年7、8月份

  李佐军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被多个地方政府聘为顾问或首席经济学家。师从经济学家吴敬琏。以下是他2011年9月27日应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邀请,在一场内部报告会所作的《2013年中国将爆发经济危机》的报告内容。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一点——形势;

  第一大问题的第二点——社会危机;

  关于社会问题的第二个视角;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三点——国际经济危机还要持续;

  第二个大问题——国际经济的展望。

  第一个问题,究竟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怎么样、怎么演化?以及未来形势怎么看、怎么演化?这可能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我们企业及企业家,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该怎么办?

  第一个大问题——形势。未来的形势,这个形势确实很微妙,我想这里重点就形势给大家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未来我们面临一些比较大的调整甚至危机。第二个问题,是未来国际经济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演化趋势。第三是我们国内的短中长期的大的经济走势究竟怎么样?第一大部分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第二个大问题,企业和我们个人怎么办?这就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板块投资,包括选择一些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还有企业怎么来综合性地应对等等。

  首先讲第一个大问题——形势。

  形势的第一个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可能要发生一些事。一个可能要发生的事,十二五期间可能要发生一场经济危机。有人奇怪了,不是刚爆发了一场经济危机吗?刚爆发的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我们的出口下降,经济增长下降。但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经济危机还没有爆发,我们的银行还没有破产,我们中国人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之中,那什么时候爆发呢?我认为是2013年,为什么?给大家分析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引发这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有两个,一个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另一个是地方债务危机。当然这两个问题是相关联的,我重点从第二个角度跟大家说起,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工商业税收,最近一段时间以及未来一两年,因为很多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不太景气。有些地方政府的工商业税收要相应地减少,第二块收入来源是卖地收入。从今年开始,很多地方政府卖地已经大规模减少,是前几年的50%,甚至30-40%。前几年都是我们开发商求着政府给地,最近有一段时间开始流行政府问开发商,你什么时候来买我的地。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面临收支缺口的压力,北京市一年土地储备的贷款2500亿,这里面的利息支出压力就非常大,光朝阳区一个月的土地储备贷款利息支出就1000多万。如果土地卖不出去的话,收支平衡就麻烦了。所以工商业税收的减少,以及土地财政收入的减少,有很多地方政府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支出呢,反而是增加的,两大块支出,一大块是通常的支出,从国家层面来讲,是国防支出增加,部队的工资增加,南海、航母都需要增加投入,从地方政府来说,基础建设还要大规模向前推进,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需要政府支出,加强社会保障两个全覆盖需要政府支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支出,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支出,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社会稳定需要政府支出,所以支出的压力非常大。另一块,之前没有的,现在有了,那就是集中还款期的到来,还本付息的压力的到来。前几年,四万亿的投资,天量的信贷投放,当时很潇洒,但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要还的,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还款期就开始到来了,明后两年要还的有4.6万亿。为什么最近云南公路、上海的城投和我们长沙的公路等等,开始显示出一些问题,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就是因为大规模的集中还款期到来与收入流不对称造成的巨大压力,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3年前后,有一部分地方政府可能要破产,当然,有军队,把枪杆子往这里一放,谁说政府破产?政府就不破产了。破谁的产?破银行的产,钱来自于银行,银行的钱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广大企业和老百姓,是破他们的产。这就是财政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这是第一个经济方面的原因,引发危机的原因。前一个房地产泡沫破灭可能带来的危机因时间关系不展开。

  第二个原因是外部的原因即国际的原因,前几年我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其中有一股重要力量,就是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支撑了我们经济的泡沫生成,热钱是趋利性的、投机性的,说来就来,说走也可以走,他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的投资的回报利润。之所以现在还留在中国,因为这几年中国经济一直维持高速增长,这些投机的回报还相对比较高,但是中国经济在往下走,中国的风险在逐步显现,有一些国际组织开始猖狂做空中国概念股。美国经济现在缓慢复苏,美国美元有可能出现升值,美国也还有可能加息,所以这些国际热钱在某个时候有可能会大规模的撤出。这会造成我们中国经济泡沫的破灭,这是我们中国政府不好应对的。

  第三个原因是政治方面的原因,在中国一定还要有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为什么说2013年,因为2013年政府换届。在政府换届之前,本届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之内,最高的指导思想就是不出事,不惜一切代价维稳,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这就是最主要的事情。

  对下一届政府领导来说,面临一个抉择,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把泡沫再接过去,再精心维护,那么他会维护到什么时候呢?最迟能维护到2015年,或者2016年,那么那个时候就是一场更大的危机。那个时候爆发的危机的责任在谁,谁也说不清楚,这是一种选择。第二种选择,不接这个泡沫,上台之后很快让这个泡沫给破掉。破掉之后,首先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痛苦,但对于新的领导人来说是好事,因为责任很清楚,不是他们造成的,是前面造成的。其次,在泡沫上跳舞跟脚踏实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泡沫破了之后他可以脚踏实地了。再者,新的政绩比较容易上来,因为起点一下降低了,泡沫破灭之后的政绩是比较容易做起来的,否则在起点很高的时候再往上走是很艰难的。一般来说,新的领导上台,在前面三五个月,出于政治上考虑,都要继承发扬肯定慎重,而在三五个月之后,就开始逐步暴露前一任的一些问题,显示自己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一个企业换个新的董事长,也都如此。所以为什么说经济危机可能是2013年,最可能是2013年7、8月份(下半年)。

  第四个原因,短中长三个周期的谷底可能叠加。短周期就是三五年的周期,目前这个周期的经济正在往下走,到明后年可能到谷底。中周期就是九至十年左右的周期,大家想想1949年、1957年、1966年、1976年、1989年、1998年,每十年左右一般是要折腾下去的,那么从1998年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应该来到了。本来08、09年应该是要发生的,但后来因为政策把它推后了,但不能推得太远。还有长周期,60年一甲子的周期,他们算易经的周期也到了。所以,2013年前后,中国可能要爆发一场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表现:部分中小企业破产、部分银行破产、部分地方政府破产,这是我们下一步要面对的这么一个状况。

  同时十二五期间前后,可能还会爆发一场社会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能同时引发社会问题,目前,积聚下来的多种社会矛盾激化或爆发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关于第一大问题的第二点——社会危机

  我从两个角度来阐述:第一个角度是我们社会生病了,生病的表现是热。

  第一个热,公务员热。全世界最难考的就是中国公务员,考大学,两三个人中考一个,考博士,一二十个人中也可以考一个。但是考中国公务员,几千个人中才考的上一个。为什么大家削尖脑袋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有钱有权有势有保障,因为我们中国政府已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越来越多的权力,控制了越来越多的资产,土地是中国政府的,各种矿产是政府的,征税的权利是政府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也是政府的,很多重要的行业垄断也是在政府手里,中国政府太牛了,大家都想当公务员。公务员热反应的是改革在倒退。

  第二个热,国企热、央企热、国进民退。目前一年央企的收入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五百强的总和,我国国有企业央企凭借着垄断特权,比如垄断土地资源,垄断信贷资源,垄断定价,获得超额利润,这反映了我们改革在倒退。

  第三个热,房地产热。全民皆房地产,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现在都搞房地产,海尔、海信[微博]、TCL[微博]、雅戈尔(6.07,-0.08,-1.30%)、罗蒙、鄂尔多斯(6.83,-0.11,-1.59%)所有这些优秀的私营经济企业都在搞房地产开发,有些企业房地产在其内部的占比是70-80%以上,我问过国内的一些董事长和总经理,我说,你为什么要搞房地产开发呢,你实业不是做得挺好的吗?还挺大的吗?然后他反问,他说我为什么不搞房地产开发呢?搞房地产开发是我搞实业的回报的数倍以上,我不搞我傻呀,这是一些比较大的企业。那么那些中小企业呢?那他就炒房,他直接搞开发没实力,那么他产业空心化,实业不做了,炒房从温州炒到杭州,从杭州炒到上海,从上海炒到北京,从北京炒到三亚。然后有实力的一些个体呢,买房子,一个人买几十套。而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呢?他们谈房子,只要一见面就谈房子,只要有人见到我,就问,李老师,你说那个房价是涨还是要跌?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全民皆房地产。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生病了。

  第四个热,投机热,不是炒房就是炒股,不是炒股就是炒房,不炒房就炒农产品(6.27,-0.12,-1.88%),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现在炒资金,放高利贷,炒风盛行,投机盛行,这说明什么?说明生病了。

  第五个热,移民热。当官要当上裸官,稍微有点实力的企业家纷纷要移民。这就是中国当下社会问题的真实性。

  关于社会问题的第二个视角

  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很多老百姓对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方面。

  贫富差距是怎么拉大的?

  第一个渠道,税收,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加强了征税,优先是保障国税,我们政府的税收年年保持20%-3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两倍三倍于GDP和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我们很多政府就把这个作为政绩津津乐道,我们的GDP可能有点水分,但是财政收入可是真金白银。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政府与民争利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早早就该减税了,财税收入差距拉大不仅是各阶层的差距拉大,还有政府与企业、民众的收入差距拉大。现在政府控制的财富太多了。

  第二个渠道,投融资的倾斜,在这次反危机的过程中,4万亿的投资,超天量的信贷投放,投到哪里去?主要投向地方的投融资平台和大型企业,广大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广大的创业者拿到的比例比较低,就造成了财富、尤其是财产与收入的进一步拉大。

  第三个渠道,垄断行业,垄断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电信、电力、石油、石化、金融,垄断行业凭借垄断特权获得超额利润,有的垄断行业的收入是我们一般竞争性行业收入的十几倍。

  第四个渠道,土地收入分配不合理。我们有两种土地所有制。一个是城市国有,一个是农村集体所有。农村集体所有呢,这是宪法规定的,他实际上是个假的,所以当土地用作农业生产用途的时候,他才是集体所有,只要这个土地要变现,要搞开发,在这个过程中恰恰产生大量的土地增值税,但广大农村农民集体只能拿到10-20%,70-80%被各级政府、开发商拿走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城乡贫富差距那么大,为什么我们中国农民总是比较穷呢,在西方国家农民只要有土地,那他一定是中产阶级。

  检验我们是否真心实意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解决两件事:第一,给不给农民土地所有权;第二,允不允许农民成立农会。前者是农民最大的经济利益,后者是农民最大的政治利益。但这两个,我们是不敢的。如果我们把土地所有权给了农民,或农民集体,我们政府的土地财政就轰然倒塌,地方政府一半以上的收入来源没有了。所以,就造成了城乡贫富差距。

  第五个渠道,高房价造成的贫富收入差距拉大。高房价是收入再分配的一个机制和平台。我们有些老百姓一辈子积累了很多钱,想改善住房条件,高房价把祖宗三代积累的钱一扫而空,把中产阶级一下子打回原形去,那钱到哪里去了呢?到各级政府、银行、开发商那儿去了。

  第六个渠道,中国的股市,按吴敬琏说的是,连赌场都不如的地方。那么在股市上,中国股市谁挣钱?信息不对称的掌握信息的那一方是挣钱的。谁掌握信息呢?上市公司、证监会、基金公司的高管。至于那些不掌握信息的广大的散户要挣钱是不正常的,不挣钱是正常的,80-90%都是赔钱的。所以股市也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一个平台。

  除了以上六点之外,我们老百姓手里还有钱,他们把这些钱存到银行里,但是通货膨胀让这些钱实际在贬值。通货膨胀的实质是通货过剩,那么发钞的权利在政府手上,多印钞票的过程也就是让你的票子变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财富的重新再分配。贫富差距怎么拉大,通过这些渠道把他拉大的!有一次有一个小伙子跟我说,2000年前后,我一个月两千块钱,现在一个月3800块钱,现在的3800块钱的购买力还不如当初两千块钱,因为通货膨胀。

  不仅如此,在2000年前后没有新三座大山: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现在新三座大山压上来了,使得我3800块钱的可支配比重大幅下降,所以请问李老师,我的生活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他说的是事实。

  但是这十年我国经济确实一直保持高速稳定发展,这就是现在为什么很多人对现在社会不满,有些人一上网,内容都不看,只看到标题就骂娘,他为什么骂娘?他有情绪了,觉得社会不公,所以为什么要爆发一场社会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会引发社会危机,那么这个危机也有可能与经济危机相伴随爆发。

  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爆发并不意味着昏天暗地,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经济发展有周期性波动,这很正常,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是该歇歇的时候了。暴风雨过后又是一片彩虹,所以到2013年爆发一场经济危机是一件好事,为我们长期发展赢得了机会。同时通过这场危机可以倒逼我们的转型和改革,所以即使经济危机发生也没什么可怕的。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三点,国际经济危机还要持续。

  从当下世界经济体的表现就能看出来,刚刚爆发的美债危机和正在爆发的欧债危机只不过是世界经济危机持续的一个插曲。美国经济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个是负债累累,他之所以不想在利比亚陷入太深,就是因为没钱,小布什给奥巴马留下的是一个财政的烂摊子,打仗是要钱的。前不久,两党通过了关于提高国债上限至14.3万亿的法案,但是美国一年的GDP就14.6万亿美元,如果一旦超过GDP的值,就意味着以后一年辛辛苦苦所得的收入还不够偿还利息,这只是国债,美国还有其他很多债,比如企业债,金融债等等,累计有60-70万亿,是全球一年GDP的总和,美国如果是普通国家,其早就破产了,之所以不破产,因为他是世界上的霸主,可以利用他的美元霸权剥削全世界人民。

  美国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实体经济的复苏不如预期。

  第三个问题就是失业率偏高,目前依然是9.1%以上,美国政府特别在乎就业与失业,因为他们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们中国政府最在乎的是GDP和土地及财政收入,也就是自己的政绩和自己的收入。

  欧盟经济体也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总在谈的欧债危机。

  第二个问题是欧元基础货币过多,因为他货币统一了,但财政没统一,各个国家发展不平衡,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整个欧洲人口老年化还有整个福利社会,使得整个社会前进的活力和动力不足。而日本经济在九十年代以来就一蹶不振,地震、海啸加核辐射的三合一的危机让它雪上加霜,经济出现负增长,所以日本经济未来也不乐观。

  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受累于通货膨胀,印度的通货膨胀一度超过10%,俄罗斯也超过10%,巴西超过6%,中国超过6.5%。这就是当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要状况,从这些经济体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后经济危机还没有结束。为什么还没有结束?首先过去一两年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快速见底反弹复苏,但是刺激政策刺激出来的,打强心针打出来的。只要强心针一撤,经济就往下走。

  其次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一场大的危机走出来是要时间的。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有两种说法,一是,1929年到1934年,共五年,二是1929年到1941年,共12年;70年代的石油危机持续了7年;80年代的美国储贷危机持续了6年;90年代日本的坏账危机持续了8年;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持续了4年,那么这场危机跟大萧条相比没那么严重,跟其他的相比,至少相当,所以指望2-3年过去,没那么简单。所以国际经济危机还要持续,国际经济危机的持续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带来出口极大的压力,外需不足。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四点,国际的资源环境的危机。

  现在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总体是偏高,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最重要的都与中国有关,14亿人口大规模消费,消费影响环境,其他工业化国家跟我国相比,中国占主导,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世界第一,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五点,中美争霸带来的国际文明冲突的危机。

  中美争霸10年前就开始,当时中国国际地位排在第五、六名,而美国要压制中国,就开始制造事端,如南海撞机事件,轰炸驻南大使馆事件,但是拉登的出现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让美国集中力量对付拉登,现在拉登走了,美国开始把注意力重新转向中国,所以近年来开始在我们周围搞军事演习、发动战争,如伊拉克、阿富汗战争,朝鲜问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越南等问题。美国开始利用贸易竞争、支持反中国的各种势力、反中国产品倾销等等全方位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的国家核心利益就是维护其霸权,打击一切对手。为打击苏联,分化瓦解苏联,为打击欧元,美国制造科索沃事件,为打击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出现泡沫,使日本经济长期不振,为打击亚洲四小龙,索罗斯制造金融危机。

  现在轮到中国,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近30多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经济总量已经排到第二,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10年、15年超过美国,这肯定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现在就看中国能否具备比前面那些国家更强的抗压能力了,如果没有,那么结局也是一样的。所以现在的中国面临着一个比较险恶的国际发展环境,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少,谁叫你整天追求GDP、打肿脸充胖子呢?整天都忙于要实现赶超发展、弯道超车、超强规发展、三年大变样等目标,实际上,我们自己什么都没得到,别人却要你承担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压力。

  第二个大问题——国际经济的展望。

  国际经济的展望在这里主要强调六个要点。

  这六个要点在两年前的数次研讨会中我反复地强调过,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当时的预测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其中包括对九一一事件爆发后美国经济走势的预测,我当时就说看美国怎么来应对九一一事件,当时美国有两种方法可选,第一种方法是美国当局宽宏大量,如采用这种方法来应对,美国经济将会继续繁荣。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大规模的报复,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国经济将从此走向衰落。事实上美国采用大规模的报复来处理此次事件,果不其然,美国经济在接下来的时间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表明我当时的预测是正确的。另外一个是对四万亿的投资政策出台后的预测,我当时就说过四万亿投资对经济刺激的效果最多能持续一年多,在2009年初的时候我预测2010下半年中国经济将会往下走,当时中国经济处于V加U形,而是2010下半年刚好处于经济的拐点,事实证明在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确实往下走。我现在要说是2013年要爆发经济社会危机,大家可以检验我说的对不对。在两年以前对于经济形势判断的六句话也可以说是六个要点在这里我还是坚持。

  第一点是国际经济危机还将持续。国际经济仍将在低位徘徊至少2到3年,这是两年前说的第一句话,现在看来事实如此,至于原因在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在此不再多说。

  第二点是国际贸易投资和就业形势有所缓解,但仍不能乐观。国际贸易在2009年下降了13%,然后在2010年出现了反弹,虽然在2011年也有所反弹,但还没回复到反弹前的水平,国际贸易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并且这次是美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搞贸易保护,跟以往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搞贸易保护的特征不同,以前是发达国家强调自由贸易,现在是中国强调自由贸易,当前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苗头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中国的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第三点是美元从中长期来看还要贬值。美元为什么要贬值?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美国目前国债高企,从现在来看美国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偿还国债:第一、变卖国有资产来偿债;第二、逐步发展经济,发展产业来偿债;第三、借新债还旧债;第四、印钞票还债。那么美国会采取那种方式来偿还债务呢?美国会采用第一种方式即变买资产来还债吗?当前美国最大债主是中国,美国不大可能采用此种方法解决债务问题。而采用第二和第三种方法来偿还债务又显得过慢过累。权衡利弊后美国最有可能采用的方法是印钞票,因为这种方法成本低、效应高。而印美元直接好处还有:一是直接形成购买力,作为世界货币可以直接消费。二是直接消减债务负担,美元多了开始贬值,自然债权人就受伤。三是使美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上升。四是直接削减财政赤字。五是有利于华尔街金融市场活跃,因为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品都以美元为手段,发行更多的货币就促使华尔街市场更加繁荣。美国现在对美元贬值有恃无恐最大底气在于其所拥有的大量黄金储备,其最坏的处境就是最后放弃美元,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世界货币,而其却可以轻松凭此摆脱自身巨额债务,所以说美元在接下来的时间仍将持续贬值。

 

  第四点是新一轮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难以避免。事实上,新兴国家的通货膨胀已经到来,发达国家的也即将到来,欧盟已达到了3%,美国也超过了2%,未来将进一步演化,第一个原因是各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都采取了低利率的政策,降低利率的政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提振经济;而另一方面却又会引发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第二个原因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持高增长而采取印钞票的政策,现在很多国家都是通过印发钞票来维持高通[微博]胀来刺激经济,导致了高房价,制造了经济泡沫。

  第五点是全球产业结构正在加速成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实体经济比重上升,虚拟经济比重下降。因为虚拟经济有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所以现在各国都在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二、新兴产业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将上升。所谓新兴产业是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当前全球面临的三大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的化解都离不开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新兴经济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上升,西方发达国家的地位将会有所削弱。

  第六点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将困扰今后一段时间世界经济的发展。随着政府的支出多了,收入少了,这就导致国家发债券,如果在可控的范围内,还将有利于国家发展,如果超过范围就引发债务危机。

  从这六个判断不难看出国际在未来两三年即“十二五”的前中期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这六个大的趋势还将继续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