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好汉反剽
社科论丛
校园文化
好汉教苑
好汉哲学
学习方法
心灵抚慰
好汉人生
好汉管理
学术服务
好汉网主
说好汉网
English
学术商城
学术交友
访客留言
世界天气
万年日历
学术吧台
各国会议
在线聊天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学界动态

世界政要书柜大检阅

作者  |  来源于香港紫金杂志  |  编辑于2009/3/10 22:34:42  |  浏览  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Twitter推特网+ 用邮件推荐给朋友+ 打印

有位政界名人曾经讲过,“阅读令我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书本能挑战你的个人经验,亦能扩阔你对世界的理解,不管你读的是小说还是非小说类的书本。而在偶然的情况下,我们更可从阅读中获得启发。”中国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与西方谚语“你是什么,取决于你读了什么”不约而同地歌颂了阅读的好处。打开一个人的书柜,不仅窥视到书柜主人的阅读取向,亦反映其思维模式及人生取向,尤其是政要人物,他们读什么书,往往透露了他们目下最关注的议题,甚至影响他们作出左右世界大局的重要决策。

    美媒体:奥巴马是有学问的总统

    刚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的奥巴马,与太太米歇尔都是爱书之人。奥巴马被美媒体誉为难得一见“有学问的总统”,他的一个特点是遇到问题时,先透过书籍掌握有关知识,然后加以运用。因此,只要了解奥巴马看的书,就能猜测到他的想法和苦闷之处。

    去年底,奥巴马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表示,他计划在入主白宫两年内,以负责任的方式关闭关塔那摩基地。他希望解决的其它几件大事还包括:重振美国经济,从伊拉克撤军,推动国际组织应对具有世界性威胁的问题,如气候变化等。

    奥巴马如此关注古巴,是因为他对整个拉丁美洲都有很多的了解。奥巴马在当选总统后曾与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通过电话。他在电话中谈了对阿根廷的了解:“大学时曾认真看过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的小说,因此非常了解。”博尔赫斯和科塔萨尔是世界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20世纪阿根廷小说家。当中,博尔赫斯(1899-1986)在阿根廷文坛享有很高地位,其小说常带异国情调背景,荒诞离奇,充满幻想,构思奇特。阿根廷媒体兴奋地表示,“非常了解这两位小说家的美国总统不多。”

    在战后美国历届总统中,奥巴马可能是最爱读书的一位,而且读过的书也的确很多。《纽约时报》去年11月3日曾有一篇报道说,奥巴马在读《幽灵战争:中央情报局、阿富汗和本.拉丹秘史》,此书作者是《华盛顿邮报》前总编辑科尔。当时,有人猜测奥巴马可能对抓捕拉丹很关注,但这本书中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读完《幽灵战争》之后,奥巴马又读了萨克斯的《共同财富》。萨克斯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已成名。近年来,萨克斯一直致力于研究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奥巴马可能是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示,看看美国政府应该如何解决地球变暖和第三世界援助问题。

    金融海啸直卷全球,余波未了,30年代解决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罗斯福总统,也可以给予奥巴马启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曾说,他分别读了美国历史学家史密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及由新闻记者艾尔特撰写的《决定性瞬间:罗斯福的一百天和希望的胜利》,前者是讲述罗斯福一生的传记,后者则描述罗斯福执政的前一百天。

    奥巴马自己说,他最爱读的书是《圣经》,之后就是古德温的《政敌团队》。该书讲述伟大总统林肯延揽以前的政敌进入自己的团队。读者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奥巴马选择其内阁班子的思路,例如邀请初选劲敌希拉莉及共和党人加入内阁。

    另外,奥巴马阅读了《新闻周刊》国际版总编辑扎卡里亚撰写的《后美国世界》,该书强调“软实力”的重要,可能影响奥巴马将来处理外交问题的想法。

    奥巴马爱看的书一经媒体报道,立刻会成为畅销书。而他本人撰写的《父亲的梦想》和《无畏的希望》也在全球热销,而其它人写的有关奥巴马的书籍目前出版了24种以上。

    克林顿夫妇:读书也疯狂

    政治人物可能当过州长和参议员,但这些职位跟总统截然不同,任何新任总统必须从头学起,而最主要的要求应该是思维、品格和领导团队的能力。前总统克林顿也是喜欢读书的美国总统之一。他经常挑灯夜读,在凌晨时分想到甚么问题即发电邮向有关人士请教;他文思敏捷,演讲时出口成文,不用依赖撰稿人的作品,都是博览群书之故。1996年,他正面对着联邦预算危机,但依然接受了一家杂志的邀请,列出了他正在读的12本书,包括三位前总统林肯、罗斯福和杰克逊的传记。他曾经对人夸口说,在牛津大学上学时,他一年读300本书。这意味着几乎每天都要读一本书。

    其夫人、新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莉表示要“做一个读很多很多书的女人”。她对媒体表示,她总要忙里偷闲去读一些书籍。希拉莉对女性题材的书情有独锺,如《小妇人》、《毒木圣经》。《小妇人》阐释了女性如何平衡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从养家糊口到事业有成的追求;《毒木圣经》让希拉莉想起了每个女性面临的独有的挑战与抉择。《喜福会》让希拉莉了解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她认为,这部小说开阔了她的视野,不仅使她看到了中美文化截然不同与特别的传统,而且也了解到,不同时代的移民女性,为了适应社会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欧美各国的总统、首长普遍都很重视阅读,例如美国《纽约时报》就有固定专栏访问大人物本周读的书。

    白高敦:向公众公开阅读书目

    还有如英国首相白高敦2007年上任前,便向《泰晤士报》公布他该年夏天的读书清单,表示对知识的尊重。2008年他发起“全国阅读?活动,呼吁企业在公司内设立图书室,鼓励家长每天至少花10分钟念故事书给孩子听。白高敦被公认为继丘吉尔后最爱读书的英国首相,在他的书单中,排名前两位的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关于美国政府怎样决策的《虐杀理性》和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混乱时代》。白高敦的第三选择是英国作家福克斯的作品《恩格尔比》。该书讲述的是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牛津和剑桥大学里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出身卑微,却苦心钻研,欣赏音乐和文学作品,最终成为报社记者。

    普京:不读写自己的书

    二战刚刚结束时,“成为一名优秀的特工”几乎成了那个时代所有孩子的梦想,普京对战争和间谍题材的小说也是爱不释手。

    普京还喜欢读两类书,一类是俄罗斯和世界上的经典名著,如契诃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另一类是一些比较实用的书籍,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沙俄政府强硬派代表人物彼得.斯托雷平等名人的生平传记等。他认为,要多学一些与自己的工作有关的知识,另外,俄罗斯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人物值得人们去品味。

    不过,有一类书普京不屑一读,就是关于他自己的书。他总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喜欢别人炒作自己。

    卡斯特罗:毛泽东作品忠实读者

    刚刚退出政坛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中国老一代革命家钦佩有加。早在打游击战时,卡斯特罗就十分景仰毛泽东,最喜欢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要求司令部将毛泽东关于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的著作印成小册子,下发到各部队,被起义军称为“来自中国的粮食”。

    卡斯特罗也爱看海明威和马克思的作品。卡斯特罗用极富感情的措辞概括海明威的著作《老人与海》和《丧钟为谁而鸣》。卡斯特罗对古巴民众说,艺术品的魅力会“持续几千年”,文学的生命将长过“我们所有的人”。

    查韦斯:热捧《唐吉诃德》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虽为军人出身,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迷”。通常在发表演讲的时候,查韦斯都会随口提到他正在读的书或者喜欢读的书。而且有一种书始终放在他的书架上,那就是一些军事或者游击队领导人的著作,这些书的作者包括了委内瑞拉的独立之父西蒙玻利瓦、拿破仑、毛泽东等等。

    此外,西班牙作家赛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在查韦斯的讲话中也频频出现。2005年,为了纪念《唐吉诃德》一书出版400周年,委内瑞拉政府还掏钱印刷了100万本书,免费分发给该国老百姓。

    曼德拉:受“圣雄”甘地影响最大

    被誉为“活着的传奇”的“南非斗士”曼德拉同样是个嗜书如命的人。因为投身反殖民斗争,他曾被南非白人种族主义政权囚禁在罗本岛上,前后长达27年,但在这27年里他手不释卷,把“罗本岛监狱”变成了“罗本岛大学”。他后来说,其实监狱生涯对他来说十分宝贵,使得他有了大把的时间用于读书,而且通过默默读书,他成功地改掉了急躁的坏脾气,成为一个有良好修养和宽广胸襟的政治领袖。曼德拉说不出究竟哪一本书对他影响最大,但他认为印度“圣雄”甘地对自己人格形成关系最大。

    希拉克:欣赏李白和杜甫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中国有情意结,常伴他左右的书籍中,少不了各种关于中国青铜器的专著。据报道,在北约的一次首脑会议上,希拉克中途“开小差”,就是为了看介绍青铜器的杂志。中国文学也深深地吸引着希拉克。中法文化年期间,希拉克曾表示,非常喜欢中国古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尤其对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还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完成一部关于李白的电影剧本。

    福田康夫:历史小说爱好者

    爱好欣赏古典音乐的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原来也是个读书迷,他最喜欢阅读的是日本历史小说,描写明治维新前期日本混乱历史的短篇小说集《幕末风云》尤为他所钟爱。出身名门的福田康夫对历史和文化兴趣浓厚,特别对日本由闭关锁国走向门户开放的明治维新前后历史十分关注。他曾透露自己最仰慕的历史人物是在德川幕府中倡导开放、幕府被推翻后又积极协调和平善后的胜海舟。由此出发,就不难理解福田多年来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角色了。

    潘基文:读《TIME》学好英文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小被称为“爱读书的孩子”。据其亲友回忆,他读书并不挑剔,而且读完后还会反复再读。如果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书刊,恐怕是英文版的《TIME》(《时代》)。青少年时代,他为了学习英语和了解国际大势,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每一期《TIME》,很快,他的英语水平和时事理解能力都同步提升。据他的同学说,经常能看见他在课余拿着《TIME》和英语老师单独讨论。这一阅读习惯自然影响了其后来的政治生涯。

    曾荫权:阅读不宜刻意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曾在一个公开场合,勉励学生要常常看书,他认为,最好是仿效古人天天都读,但毋须刻意,应该随着自己喜好和心情选择书籍。他对小朋友们说,就读小学时期,当时没有公共图书馆,很少机会看课外书籍,偶然父亲买些连环图和儿童乐园回家,成为唯一的课外读物。他表示,由小学升至中学后,虽然对课堂的课本没有大兴趣,但几乎什么课外书也爱看,特别是狄更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的书,包括中文版及最浅的英文版。

    曾荫权表示,从前喜欢看小说,现时就爱看哲学、宗教、政治的书籍,而一些在年青时候不感兴趣的书籍,到长大后可能会有不同看法及感受。例如他自己,以前是学生的时候,不喜欢看《傲慢与偏见》,认为是女孩子的书,但前年再翻看,就有另一重体会,欣赏到书里的幽默和含蓄感,证明不同阶段去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而在芸芸众多喜爱的书本中,特首又会推介什么书呢?其中一本是《天地有大美》。这书的书名出自庄子《知北游》,台湾著名的美学家蒋勋引用庄子的言论,在食、衣、住、行中感受美,书中提到形形色色在生活中可以细味的美,这些“美”不一定是甚么大雅之堂的事,也不一定是昂贵的事,但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小事物,已教人乐上半天

    一切知识的基础,都从阅读开始,而要形成一个有阅读文化的社会,并非全是家长、教师、学校或教育部的责任,大部分出版人都认为,政府首长爱读书,以身作则,对出版界有着很大的鼓舞。

   邱吉尔21岁时读的书目

   年度议事录 Annual Register;物种缘起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政治经济学手册 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罗马帝国兴亡录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我的人生与写作回忆录 Memories of my Life and Writing;宪法史 Constitution History;现代思维及现代思潮 Modern Science and Modern Thought;英格兰史 History of England;人口 论 An Essay i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共和国 The Republic;人的苦难 The Martyrdom of Man;悲观论 The Pessimist’s Handbook;国富论 Wealth of Nations。

       默克尔:一言一行都以《圣经》为标尺

    国人很纳闷,德国女总理默克尔的对华政策为何如此保守甚至顽固,看看她最钟情的书就知道了。她曾说过,对她影响最大的书是《圣经》,声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以《圣经》为标尺。《圣经》对她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和她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来自原东德的她却生长于一个宗教气息很浓的家庭,其父是一位新教牧师,这让她自幼就深受基督教精神的影响,并视《圣经》为人生指南。

    小泉:曾推荐婚外情小说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最喜欢的书是二战时日本神风特攻队14期学员日记合编本《啊,同期的樱花》,据说到了不论去哪里都随身携带的地步。小泉当政时右翼势力抬头,日本和东亚、东南亚国家在侵略战争责任问题上达不成共识,似乎可以从这一读书取向中找到端倪。不过,他也曾痴迷于“婚外情”小说家林真理子的《异味的禁果》,不但自己在出访非洲的专机上一口气看完,还留给当地日本大使馆,向外交官隆重推荐,这就不知该作何解释了。

    阿玛蒂亚·森:沿承泰戈尔的信念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家园狭小的墙割成片段;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的。”在一次讲座上,记者曾经听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朗读《吉檀迦利》,并大力推荐已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他说,泰戈尔给了他一生的启示。森的学术经典《伦理学和经济学》、《以自由看待发展》正是沿承了泰戈尔的那些信念。

    日本大企业家:阅读量很大

    日本企业家的读书兴趣也非常广。记者曾采访过多国的企业家,日本企业家的平均读书数量大大地超过其他国家的企业家。

    资生堂创始人福原家族的福原义春,其读书范围从社会上的畅销书到原版的法国最新哲学、美学,再到美国最新思潮方面的著作等,多有涉及。去采访他的时候,除了听他讲企业的经营理念,更出彩的是他对法国历史、美术、哲学、文学的见解,渊博的知识使记者自叹不如。

    东芝全球总裁西田厚聪也是特别能读书的人。不论多晚到家,西田总裁都会埋头读上几个小时的书,而且是几本书,几个方面的书同时读。出差中国的时候,西田夫人、秘书等要为他准备一大包的书,不论去哪里,旅途成了读书的专用时间。和他交谈时,能从哲学、电子最新产品、核电等一个劲地谈下去,他甚至对清代末年曾国藩事迹如数家珍。

    http://www.baumag.com.hk/big5/channel3/0902/0235.html